English

鼓励竞争与创新

1999-08-05 来源:光明日报 丁一凡 我有话说

90年代以来,主要发达国家市场上的产品不断花样翻新,技术创新层出不穷。这种形势在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史上也不多见。技术创新为何突然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蔚然成风呢?

这还要从80年代开始的放松管制说起。二战结束以来,发达国家各国对自己的市场都或多或少地实行某种保护。这是因为,国际贸易理论有保护幼稚产业之说和人为地制造比较优势之说。依靠关税及非关税的保护,政府为出口企业提供补贴。这些措施本来是为了扶植本国企业,扩大规模经济效益。但因为限制竞争,也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价格垄断。在这种保护下,企业通过“垄断租金”能得到额外的利润。企业用不着过分计算成本,很容易造成人浮于事的局面。垄断使企业可以舒服地躺在已有的技术上睡大觉,用不着搞什么技术革新。

70年代,石油价格上涨,引发了西方国家的“滞胀”。在反省自己的经济政策时,欧美国家发现,保护幼稚产业和促进比较优势的措施都应该是短时期内的政策。如果执行这些政策的时期拖长,保护就成了垄断的借口,最后会造成技术陈旧、增长停滞的恶果。要纠正这些弊病,就要促进竞争,解除过去公共权力强加于市场的许多清规戒律,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。于是,放松管制渐成风气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其14个成员国的36个工业企业做了一项调查,表明各种各样的“工业政策”对市场的保护造成企业定价太高,高于正常价格10~30%,有些企业甚至定价高出40%。经合组织成员国对货运、电信市场放松管制的结果是,这些服务业的价格大幅下降。这一例子从反面说明,过去,这些企业定的价格是过高了。在解除了货运、商品批发、电信及航空等领域的管制后,这些服务的价格都大幅下降,对整体经济增长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。据估计,美国的放松管制运动使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0.6~0.8%,因为它原来的规定就不太多。欧盟国家在放松了对市场的管制后,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%。在澳大利亚,这种措施的效果更加明显,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.5%。

放松了管制后,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。为了赚取利润,企业只有不断推出新产品,在短期内使它的产品能“垄断”市场,或者不断改造生产过程,提高生产率,降低成本。换句话说,市场的竞争逼着企业不断创新,提高竞争力。通过观察,人们发现,市场上产品的技术含量越高,价格越贵。这说明,技术差别是造成价格差别的主要原因。高技术的产品之所以价格昂贵,成本与产品销价之间的差距之所以很大,是因为它能卖出去。中国有句俗话说,一分钱一分货。意思是说,顾客愿意出大价钱买那些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商品和服务。高技术的产品不容易被模仿,当人们非常需要时,花大价钱买也在所不惜。

市场有这种规律,企业就要去搞技术创新,使自己的产品比竞争对手的产品稍微多一点儿花样,多一点儿技术含量。在这一问题上,经济学理论的进步也使企业更进一步认识到了技术创新的意义。过去,经济增长有一个新古典主义的定理,那就是,投资的效益是递减的。也就是说,在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,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,每做一次新的投资,收益都比前一次要少一些。因此,要维持增长,必须不断地加大投资。80年代后期从美国兴起的内生性增长理论否定了这条道理的普遍性。它提出,在加强技术开发后,投资有一种报酬递增的特性。比如,一家企业要设计、生产一种新产品,它需要投资开发技术。等试验成功,产品成批生产时,研究开发的费用就打进了企业经营的成本。以后,企业每次扩大这个产品的生产,只须投入更多的资本和劳动力,不必对研究与开发重复投资,不必为获得这种知识而做更多的开销。微软公司投入了50万美元来开发视窗的第一张软盘,但从第二张软盘以后,它制作更多的软盘每次只需要3美元。随着销售量的增加,它的生产不断扩大,单位成本不断下降,它的盈利幅度也越来越大。在高科技领域、特别是在信息产业中,市场一般特别喜欢捷足先登者。这是因为当一种技术抢先占领市场后,会培养人们使用它的习惯,慢慢培养起自己的网络,除非出现一种全新的、性能优良得多的技术。后上市的同样技术产品要超过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主导的牌子,是非常困难的。除非新产品在性能、价格、使用方便等诸方面比老产品优越两三倍。非此,它不可能把已经占据市场的对手逐出去。

正因为企业发现了这种规律,在信息技术方面,国际知名的大企业都愿意自己研制新产品,不去重复别人已经掌握的技术。自己有别人无法马上模仿的产品,就可以短时维持对市场的垄断,就可以依赖报酬递增的原则在一段时间里获得较大的利润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